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西林瓶热膨胀系数测试仪:解读2025版《中国药典》4022通则
在药品包装领域,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其物理特性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中,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是衡量玻璃热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它反映了玻璃在特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时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为了确保药品包装用玻璃的质量,2025年版《中国药典》在通则4022中详细规定了《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测定法》。
三泉中石的ZRPY西林瓶热膨胀系数测试仪正是依据此标准,专为精准测试西林瓶等药品包装用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而设计。
核心测试原理与药典要求
根据药典规定,热膨胀系数的测定原理是:将已知初始长度L0的样品,从初始温度t0加热到终点温度t,测量其伸长量ΔL,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平均线热膨胀系数a(t0;t):
其中:
a(t0;t):平均线热膨胀系数;t0:初始温度(基准温度);t:供试品加热后的温度;L0:供试品在t0时的长度;L:供试品在t时的长度。
对于药品包装用玻璃,药典明确规定的温度范围通常是20℃~300℃,即需要计算a(20℃;300℃)。ZRPY西林瓶热膨胀系数测试仪能够精确控制并测量这些温度和长度变化,从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的制备与预处理
为了获得可靠的测试数据,样品的制备和预处理至关重要。药典要求:
样品制备:选取无明显缺陷的玻璃,切割成仪器所需的形状和尺寸。通常为直径5~6mm,长度18~100mm的圆棒。
退火处理:所有样品在测试前都必须经过退火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保证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退火过程包括:将样品加热到比转变温度高约30℃,然后以2℃/min的速率冷却,最终自然冷却至室温。
三泉中石的ZRPY西林瓶热膨胀系数测试仪可兼容多种类的样品,如:安瓿瓶、玻璃预灌封注射器、输液瓶、中硼硅玻璃注射剂瓶、低硼硅玻璃注射剂瓶等平均线热膨胀系数的测定,方便用户进行不同类型玻璃的测试。
灵活的测试方法:升温与恒温
《中国药典》提供了两种主要的测试方法,三泉中石的ZRPY西林瓶热膨胀系数测试仪均能支持,以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
升温试验:在此方法中,加热炉以不超过5℃/min的速率持续升温,同时仪器记录温度和相应的长度变化量。这种方法可以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热膨胀系数。
恒温试验:该方法被药典推荐,因为它能提供更高的精度。测试时,仪器将炉温快速加热到设定的终点温度(例如300℃),并保持恒定(±1℃)20分钟后,再读取最终的长度变化量。
通过ZRPY西林瓶热膨胀系数测试仪,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测试模式,并获得符合药典要求的精确数据。
总而言之,三泉中石的ZRPY西林瓶热膨胀系数测试仪不仅是一款符合2025版《中国药典》4022号通则的专业设备,更是确保药品包装安全、可靠的得力工具。其精准的测量能力、对药典标准的全面遵循以及灵活的操作模式,使其成为药品生产企业和质检机构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