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药典4019要求方法 玻璃瓶耐热冲击试验仪在药品包装检测中的应用
在药品包装材料的检测项目中,耐热冲击性能是评价玻璃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玻璃容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温度骤变的环境,例如高温灭菌后迅速冷却,如果容器无法承受这一热冲击,就会产生裂纹甚至破裂,影响药品的储存安全。为此,2025版《中国药典》4019通则中,专门对玻璃容器热冲击与热冲击强度测定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
药典要求与试验方法
三泉中石根据药典4019中的内容整理指出:
热冲击是指玻璃容器从加热温度(上限温度 t₁)到冷水浴温度(下限温度 t₂)之间的温差所引起的应力反应;
热冲击强度是指当有50%的供试品在热冲击试验中破裂时的温差值;
试验方法分为冷热水槽法和烘箱法两种,其中冷热水槽法适用于试验温差小于100℃的玻璃容器。
在冷热水槽法中,供试玻璃瓶需先在热水槽中浸泡至温度平衡,再迅速转入低温水槽中,观察其破裂情况。通过逐步增加温差,可以得出玻璃瓶的热冲击强度。
RCY-05玻璃瓶耐热冲击试验仪的应用
三泉中石研发的RCY-05玻璃瓶耐热冲击试验仪专为药典方法设计,尤其适用于冷热水槽法测试。该仪器严格满足标准要求,配置了精确的热水槽与冷水槽系统:
恒温控制:热水槽和冷水槽均配备水循环装置和温度控制组件,保证水温分别稳定在 t₁ ±1℃ 和 t₂ ±1℃,有效避免试验结果偏差。
容量设计:热水槽容量不少于5L,冷水槽容量为供试品总体积的五倍以上,确保试验过程充分、稳定。
专用网篮:采用防划伤材质,保证玻璃瓶在试验过程中直立分开放置,并避免因摩擦导致额外损伤。
操作精确:支持供试品在10秒±2秒内快速转移,模拟药典规定的真实热冲击过程。
试验过程概述
将玻璃瓶在环境下静置30分钟,使其与环境温度一致;
分别将热水槽、冷水槽的水温调节至规定值,保证温差在目标范围内;
将玻璃瓶置入热水槽中,确保浸没瓶口以下至少50mm,维持15分钟以上,直至温度平衡;
在10秒内迅速转移至冷水槽,浸没30秒后取出,检查是否破裂;
若需测定热冲击强度,则以每次5~10℃的温差递增进行试验,直至有50%的样品破裂为止,以供试品有50%破裂时的温差表示。
结果意义
通过RCY-05玻璃瓶耐热冲击试验仪,可科学、准确地评价玻璃容器在实际使用中的耐热冲击性能,为药品包装的安全性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测试结果不仅反映了玻璃瓶的工艺水平与材料性能,也为生产企业改进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济南三泉中石长期专注于药品包装检测设备的研发制造,玻璃瓶耐热冲击试验仪RCY-05正是公司在深耕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推出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凭借多项技术、完善的质量体系和行业标准参与经验,三泉中石能够为制药企业、药检机构及包装厂提供全套玻璃容器性能测试设备,助力药品包装质量提升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