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在玻璃容器的生产与应用领域,其质量关乎诸多行业的产品安全与品质保障。对于酿酒、饮料以及制药等行业而言,玻璃容器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物理结构,还需拥有出色的耐热冲击性能。毕竟,在生产过程中,玻璃容器常常会面临高温灭菌等热冲击环节,若其抗热震性不佳,极易出现破裂等问题,从而导致产品污染、泄漏等严重后果。在这样的背景下,GB/T 4547 及YBB00182003-2015等相关标准应运而生,为玻璃容器抗热震性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济南三泉中石的玻璃瓶耐热冲击试验仪 RCY - 05 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与性能,成为了这些标准在实际检测应用中的得力助手。
冷水槽:作为试验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冷水槽需具备强大的容纳能力,在一次试验中,每千克试验玻璃至少对应 8dm³ 的水。同时,为了确保水温的精准控制,它配备了水循环器、温度控制组件以及能将水温稳定在规定下限温度 t2 ± 1℃内的温度调节控制装置,而下限温度通常设定在 (22 ± 5)℃。如此精准的水温控制,为热冲击试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低温环境。
热水槽:热水槽同样不容小觑,其容纳能力与冷水槽一致。并且,它通过配备水循环器、温度控制组件以及温度调节控制加热器,能够将水温稳定保持在规定的上限温度 t1 ± 1℃内。这一精准的高温控制,使得玻璃容器在热冲击试验中能够经受不同梯度的高温考验。
网篮:网篮采用不损伤容器的惰性材料制成或涂有惰性材料,其设计巧妙,能够稳稳地保持容器直立且相互分离,同时配备有孔网,有效防止容器在浸入水中时浮起。更为先进的是,网篮可与自动控制装置连接,实现装有容器的网篮在热水槽与冷水槽之间的自动转移,大大提高了试验的自动化程度与效率。
通过性试验:在规定的 t1 - t2 热震条件下,若破裂或破碎的玻璃容器数量不多于规定数量,则判定样品通过试验。这是一种基础的合格性判定方式,能够快速筛选出明显不符合抗热震性要求的产品。
规定破损百分数的递增性试验:对于通过初始试验的容器,需按照特定方法,随着 t1 - t2 值的逐步增加反复进行试验,直至达到规定的容器破损百分数。这种试验方法能够更细致地评估玻璃容器在不同热震程度下的性能变化。
全数递增性试验:该试验方法要求对通过试验的容器持续进行测试,直至所有容器全部破损。若在试验过程中,热水槽温度达到 95℃时试验仍未完成,则需降低冷水槽温度继续进行。这种试验方式能够全面了解玻璃容器的极限抗热震性能。
高温差试验:按照特定方法进行试验,使温差 t1 - t2 值足够大,从而使容器在单次试验中达到规定的破损百分数。此方法可快速评估玻璃容器在热震条件下的表现。
二、济南三泉中石玻璃瓶耐热冲击试验仪 RCY - 05解析
操作便捷智能化:采用彩色大液晶触摸屏显示,无需借助计算机,主机即可单机独立操作。这一设计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流程,操作人员可直接在仪器上完成各项试验设置与操作。同时,仪器具备存储、查询测试结果的功能,用户只需定期导出测试数据,省去了每次测试必须连接电脑的繁琐步骤。
安全防护严密:仪器具有充分的密码防护等级(3 级权限),每个操作人员必须使用独立的登录名和密码组合才能进入仪器操作界面。这一措施有效保障了试验数据的安全性与操作的规范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或误操作。
数据管理完善:满足 GMP 要求的数据本地存储、自动处理、统计测试数据功能,并且数据以不可修改删除的格式导出,确保了测试结果的长期保存与真实性。仪器自带微型打印机,可打印设备序号、样品批号、实验人员、测试结果、检测时间等完整试验信息,方便试验数据的记录与存档。
个性化服务贴心:系统程序具备 ISP 在线升级功能,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用户需求的变化,仪器能够通过在线升级及时更新功能,保持其先进性与适用性。
试验设计人性化:拥有大试验容积,能够满足所有玻璃容器的测试需要。具备自动制冷功能,大大提高了重复试验的效率。采用悬臂式结构,经久耐用。加热槽、制冷槽、样品笼均采用不锈钢材料,不仅坚固耐用,还能有效防止腐蚀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样品笼采用电动升降设计,方便使用的同时减轻了人员操作强度。此外,仪器采用漏电保护装置,进一步提升了安全可靠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