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药用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数仪的测定与应用 GB/T 16920-2015
药用玻璃作为药品包装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与质量。其中,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是衡量玻璃热学性能的重要参数,用于评价玻璃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若玻璃热膨胀性能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在灭菌、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发生开裂,影响药品包装的完整性与密封性。
为此,在GB/T 16920—2015《玻璃 平均线热膨胀系数的测定》标准中,对玻璃热膨胀系数的定义、测试方法及相关条件作出了严格规定。三泉中石研发的ZRPY 药用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数仪,正是依托该标准原理设计,广泛应用于安瓿瓶、西林瓶、输液瓶、预灌封注射器、中硼硅及低硼硅注射剂瓶等药用玻璃的性能检测。
标准解读:平均线热膨胀系数
标准中规定:
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是在一定温度区间内,试样的长度变化与温度间隔及初始长度之比。
这一参数能够直观反映玻璃在受热过程中的膨胀程度。一般而言,平均线热膨胀系数越小,玻璃在热处理和灭菌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越高,耐温冲击性能也更好。
测试仪器与核心要求
标准中提到使用推杆式膨胀仪。其主要技术要求包括:
能检测到2×10⁻⁶ L 的长度变化量(即0.2 μm/100 mm);
测长计接触力不超过1.0 N,通过平面与球面接触作用;
承载装置需保证试样稳固安放,与推杆保持同轴;
加热炉应恒定控制温度,精度为±1℃,升温速率控制在5℃/min ±1℃/min。
此外,温度测量装置需保证在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误差小于±1℃,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试样制备与要求
试样一般为玻璃棒状,直径和长度需与仪器匹配,常见规格为直径5 mm、长度50 mm±1 mm。
试样应无结石、气泡、条纹等缺陷;采用机械切割或热加工成型,并需经过严格的退火处理:
加热至高于玻璃转变温度约30℃;以2℃/min速率冷却至低于转变温度150℃;再自然冷却至室温。
每次测试选取两件试样,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与代表性,而三泉中石的ZRPY 药用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数仪采用双工位设计,方便操作,节省试验时间且提高操作效率。
测试步骤与结果表示
测试温度范围:
基准温度 t₀ 为20℃(允许18℃~28℃);
终点温度常选在290℃~310℃之间;
测量过程:
在基准温度下测定试样初始长度 L;
将试样置于膨胀仪内,稳定5分钟;
按规定程序升温或恒温保持,记录温度 t 与对应长度变化 △L;
ZRPY 药用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数仪的应用
传统单工位的热膨胀系数仪在操作效率和测量时间上存在不足。三泉中石的ZRPY 平均线热膨胀系数仪,严格遵循 GB/T 16920—2015 标准设计,具备以下优势:
超大测试空间,满足很多药品玻璃容器直接测试;
自动化测试:自动计算膨胀系数、体膨胀系数、线膨胀量、急热膨胀,同时,自动计算补偿系数并自动补偿,也可人工修正;
广泛适用:适配多类药用玻璃制品,包括中硼硅、低硼硅瓶型,;
合规检测:满足药用玻璃包装企业、药检机构及质检中心的日常检测需求。
结语
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是药用玻璃的重要物理指标,其准确测定对于保障药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依托GB/T 16920—2015标准,采用三泉中石的ZRPY 药用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数仪,不仅能够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还能为药用玻璃制品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专注于药品包装检测的仪器制造商,三泉中石将持续为行业提供符合标准的专业检测设备与全套解决方案,助力药用玻璃品质提升与行业发展。